李承誌(畫家)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李承誌(畫家)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时间:2025-07-05 07:40:47
李承誌,1945年7月生於山東章丘,山東章邱市人。60年代從師黑伯龍教授學畫,擅長中國畫山水、花鳥、書法。現職濟南畫院職業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山東名士畫院院士。,
人物概況
?
1945年出生於山東章丘。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國畫研究院副院長,山東文史館館員,濟南畫院名譽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幼時習畫,60年代從師黑伯龍先生,孜孜於筆耕墨田40餘年。
作品入選第六、八界全國美展,第四、六、七、九、十一、十二界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當代中國工筆山水畫展,並在中國美術館及省級美術館、博物館、中國畫研究院展出。1998年應邀赴保加利亞參加由文化部組織的慶中保建交五十周年中國畫作品展,在澳大利亞、馬來西亞、韓國、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個人畫展聯展並參加文化交流活動。
多幅作品收藏於中南海、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軍委、毛澤東紀念堂、文化部、京西賓館及中央電視台等。先後由濟南出版社、山東美術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李承誌畫集》、《李承誌國畫精品集》、《李承誌精品畫集》、《中國當代名家畫集》。
畫家心得:中國繪畫,筆無生活不神,墨無學養不靈,天地萬物,風情萬般,江海山河,盡寫胸中所悟。
人物資料
姓名:李承誌
性別:男
年代:現代
國籍:中國
職位:畫家
籍貫:山東章邱
生平
自70年代以來作品先後在山東、北京、廣州、上海、西安及日本、美國、印度、墨西哥、韓國、新加坡及港、台、澳地區舉辦個展及聯展,香港《文匯報》兩次作專題介紹。其代表作《盛夏圖》等數十件收藏於中南海、文化部、中央電視台、人民大會堂、天安門、美術館和博物館等。出版有《李承誌山水畫選》、《李承誌畫集》。曾任山東畫院高級畫師、濟南國畫院專業畫家二級美術師。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作品曾在北京、廣州、上海、蘭州、重慶、西安等地展出。還參加了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1988年中國當代工筆山水畫展”,並應邀參加第四、六、七《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1991年首屆《當代中國山水畫邀請展》、首屆《中國國際旅遊書畫展》。作品多次在美國、日本、印度、墨西哥、新加坡、毛裏求斯、圭亞那及港、澳、台灣等地展出,並獲東京都美術館現代“水墨精英選”優秀獎。他的不少作品收藏於中南海、文化部、中央電視台、美術館、博物館、紀念館、並載入國內外出版的二十餘種書畫集。名字被收入《中國當代國畫家》、《中國美術家》等四部名人辭典中。
個人成就
少年即酷愛紙馨墨香,六十年代從師黑伯龍先生學畫,孜孜於筆耕墨田三十餘載,其作品有濃鬱的傳統芳香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又有強烈的時代感。
畫家擅長中國山水,花鳥畫,尤以山水為工,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美術展覽,並發表於全國性專業性刊物,
其作品在北京、
上海、廣州、西安等三十餘城市展出,還參加了第六、第八屆全國美展,
“中國當代工筆山水畫展”、中國畫研究院山水畫邀請展,
首屆二屆“全國山水畫邀請展”,首屆第二屆“中國國際旅遊書畫展”,並應邀參加了全國四、
五、六、七、九屆全國當代花鳥畫邀請展,
全國百人中青年著名書畫家作品展,光明日報美術畫廊上海朵雲軒及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
作品多次在美國、印度、墨西哥、日本等二十餘國及港、台、澳地區展出並在台舉辦個展及七人聯展。
作品“泰山”八八年首獲日本東京都美術館現代水墨精英作品選展獲“優秀獎”。
香港文匯報262、345期兩次品專題介紹。
不少作品收藏於中南海,全國人大,政協,文化部,中央電視台,博物館,紀念館,多幅作品載入中南海出版的精品藏畫集,
中央電視台出版的1、2、3種版本的藏畫集和日本、南韓、澳門、台灣及國內五十餘種書畫集。
95年應邀為中南海西花廳作12×2米巨幅中國山水畫泰山(雄峙天東圖)合作,96年3月應邀參加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中國美協組織的中國三峽百景圖創作活動。
96年8月應邀參加長征萬裏行考察寫生創作活動。
97年赴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參加國際書畫交流展。
99年赴南韓參加99國際書畫藝術展。
其作品傳略編入“中國美術家”、“當代國畫家”等十餘部詞典中,並出版“李承誌山水畫選”,“李承誌畫集”。
簡介
1928年生,四川成都人。字靖波,筆名摩天。抗日戰爭時期來湘學習,舉家遷居株洲市。長沙解放後,入新湖南報、新華社新聞幹部培訓班,曆任報社記者、編輯、編輯部負責人。後入教育戰線,擔任初中、高中、重點中學教導主任多年,1978年調入衡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曾任寫作教研組長、副校長、副教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及寫作教學,先後發表論文20餘篇,散文80餘篇,有些文章由中國新聞社播發海外。先後擔任湖南寫作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和顧問,1984年主編全國第一本專門為幹部編寫的寫作教材《幹部實用寫作教程》,供幹訓班內部試用,受到全國不少高校和各級黨校的歡迎,1986年由中山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共26萬字,分上下兩編,上編為幹部寫作基礎知識;下編為幹部實用文體寫作。文章學界評論為“有創見”、填補幹部寫作空白”之作(見《崛起的文章學建築群》)。1992年與劉東輝先生共同主編全國第一本專門為教師編寫的《教師實用寫作》,由山東濟南黃河出版社出版,該書共36萬字,分緒論、理論、文體、訓練等四篇。老年任衡陽文理專科學校副董事長及校長,培養人才外,繼續從事著述,正整理《五嶽獨秀的南嶽衡山》和《描寫藝術探新》等書稿,並從事研究、撰寫有關《開拓學》的課題。
?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