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名人介紹(16)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中山大學名人介紹(16)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时间:2025-07-05 08:14:40
301、莊省躬 (1894~1967) 莊省躬(1894~1967),字思齊,號少白,廣東南海縣人,出生於書香世代之家,曆任下九甫文瀾書院紳董。民國3年(1914)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學院,後進入廣州醫學社攻讀醫學,三年後獲得最優良成績畢業。接著又進入廣東中醫教員養成所繼續攻讀中醫,成為該所第一屆畢業學員。畢業後拜順德名醫伍瓊石為師,學盡其傳,並在方便醫院(今市一醫院)實習三年。期間,又向當時名醫朱錫昌博士請教,力求貫通中西醫。莊省躬設醫……[詳細] |
302、王仲裕 (1891~1981) 王仲裕(1891―1981)原名金綽,字仲裕。日照市東港區柳古莊人。早年追隨孫中山和丁惟汾,是國民黨早期的政治活動家。1918年秋,他東渡日本,就讀於早稻田大學。後因參加留日同學泣懇救國會,反對日本政府,-回國,入北京中國大學讀書。1922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4年冬,參與創建北京國民會議促進會,任籌備委員。不久,奉命回山東從事活動,膺選為國民黨政府山東地方區代表,出席國民代表大會。這期間,他先……[詳細] |
303、彭元宇 (1903~1946) 彭元宇(1903-1946年),字史饒,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農曆正月初一日生於陸豐縣水唇侖�楓林村(現屬陸河縣)。幼讀私塾,民國12年(1923年)考取中山大學文學係。畢業後,於民國19年回陸豐縣立第一中學任教,次年任校長。民國21年受國民黨派係排擠,去職回家。彭元宇深感西北山區農家子女升中學難,呼籲創辦河田中學,得到山區各界人士支持。民國23年正式籌辦,由河田小學讓出部分房子作教室和師生……[詳細] |
304、陳湛銓 (1916~1986) 陳湛銓 (1916―1986)陳湛銓,字青萍,廣東省新會縣外海鄉(江海區外海鎮)鬆園裏人。出生港商家庭。自幼在家鄉修竹園居住,故自號“修竹園主人”。15歲失怙,家道中落。弱冠考入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係。師事李笠雁晴、詹安泰祝南,成績優異,獲中山大學校長張雲賞識。畢業後聘為校長室秘書兼講師,此殊榮為該校畢業生之第一人。抗戰期間,隨校轉進坪石、�江等地。民國29年(1940年),任教貴陽大廈大學文學院……[詳細] |
305、陸一帆 陸一帆 (1932~)廣西欽州人。中共黨員。195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係。曆任中山大學中文係教師,中國人民大學文藝理論研究班學員,中山大學中文係教授。195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學術專著《觀眾心理學》、《人的美學》等。專著《新美學原理》獲1985年廣東省優秀社科研究成果三等獎,《文藝心理學》獲1987年廣東優秀社科研究成果二等獎,《文藝心理學》叢書(主編)獲1991年……[詳細] |
306、葉啟芳 (1896~1975) 葉啟芳(1896年~1975年),金本安溪村人。燕京大學畢業,受聘於香港合一堂孤兒院當幹事。香港海員大-時,受新思潮影響,於民國14年(1925年)返廣州,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主講經濟學。後調任廣東武裝團體訓練班政治部副主任。民國18年(1929年)赴上海,應商務印書館之約,翻譯德國畢爾《社會鬥爭史》、考茨基《基督教的基礎》、洛克《政府論》、美國布爾《國際關係論》等。抗日戰爭爆發後,赴香港任《星島……[詳細] |
307、馮金妹 (1908~1931) 馮金妹(1908~1931),女,又名馮嶽蓉,俄文名尤琳娜。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生於無錫縣(今屬無錫市前洲街道塘村村)。中共早期工運、學運幹部,烈士。出身農家,6歲喪父。15歲時,隨姐到上海紗廠當童工。民國14年(1925年)春參加紗廠同業總-,經受考驗,被吸收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五卅”運動中,參加反帝大-,與英國巡捕搏鬥,多處受傷,在姐妹們掩護下脫險。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滬……[詳細] |
308、張存芳 (1905~1985) 張存芳(1905~1985),大成鄉(原白石水)屋麵村人,是合浦、浦北知名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教育界前輩。1924年,他考上廉州中學,1929年考入中山大學。在學校裏受到進步同學的影響,擁護中國共產黨。1935年秋畢業回廉州中學任教,次年秋任訓育主任。1940年,他不顧國民黨頑固派的警告,堅定地與師生一起,反對奸商運米資敵、宣傳抗日。1941年夏,赴重慶,先後在國民黨中央農林部,農墾局和軍事委員會政治……[詳細] |
309、黃榕增 (1899~1971) 黃榕增(1899~1971)黃榕增,原名道生,廣東龍川人。民國16年(1927)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並留在該校附屬醫院任醫師及外科助教。民國21年赴德國柏林大學醫學院學習,民國24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任上海同濟醫學院外科教授、外科主任及院長。民國30年在廣西桂林省立醫院任外科主任。民國31年在廣西賀縣百步開業行醫。民國35年任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院長兼外科教授。民國36年受聘於澳門鏡湖醫院,任……[詳細] |
310、肖祖震 (1909~1953) 肖祖震(1909~1953),字電生。靈山縣武利鎮武利街人,是靈山留學法國的知識分子。曾任靈山縣參議員,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民代表大會代表。肖祖震家庭生活富裕,其父肖鏡軒,是縣裏有名望的紳士、武利圩的富商。祖震小時就讀於武利小學,後考入合浦廉州中學、廣州中山大學學習。民國17年(1928年),赴法國巴黎留學,畢業於巴黎新聞學院。民國24年回國,任中山大學法學院新聞係教授,兼任廣州《國民日報》,率先引進……[詳細] |
311、邱艾軍 (1920~1986) 邱艾軍(1920―1986),原名家綽,古袍鄉人。1939年在桂林中學讀書時,因傳播進步書刊而-輟學。1940年,先後在桂林文協、讀者書店、《新華日報》桂林發行部工作。1942年秋, 考入中山大學哲學係深造。 1946年春,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會,並參與進步刊物《生活導報》。1947年,他大學畢業後,曆任廣州慕德中學、梧州女師教師,1949年春,受中共地下黨員邱宗琦之邀,回昭平創辦私立馬江初級中學,……[詳細] |
312、孔憲銓 (1911~1964) 孔憲銓(1911――1964),字北涯,蒙山鎮洲南村人,出生於一個農、工、商的富裕家庭。6歲入私塾,9歲就讀於高等小學校,15歲時以優異成績考進廣州中山大學高中部。民國21年(1932年)7月考入中山大學中文係。26年7月大學畢業後,先後在蒼梧、廣州、昭平等地任教。29年,應聘前往桂林逸仙中學執教。其時,他受校長劉彥邦等中共地下黨員的影響. 思想傾向進步。31年,受廣西省政府派任蒙山縣立初級中學……[詳細] |
313、陳夜鶯 (1918~1944) 陳夜鶯(1918~1944),女,原名葉昭容,又名葉小舟,大灣鄉大灣街人。先後在廣州中山大學附中、柳州師範學校、桂林女子中學就讀,1937年高中畢業後,在桂林市當小學教員。中學時代,她便結識了共產黨人和一些革命青年,思想趨向進步。1938年7月,在中共黨員彭澎(又名彭克明) 幫助下,她和妹妹葉茵(昭鸞)先從武漢和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取得去陝甘寧邊區的介紹信, 進入駐在陝西省甸邑縣的陝北公學分校37隊……[詳細] |
314、毛湘澄 (1882~1966) 毛湘澄(1882――1966),名廷【匡力】,號湘澄(也作相澄)。生於廣東防城縣東興鎮北郊衝璞村。1905年與鄉人陳丹書入廣東高雷廉瓊欽崖羅陽初級師範簡易科學習,一年半畢業。1907年春考入兩廣優級師範國文專科學習,至1909年暑期,兩年製期滿畢業,再入兩廣優級師範公共科肆業,直至辛亥革命期間,始返東興。後再偕同陳洪宇(一作鴻羽)東渡日本求學,是防城縣早期的留日學生。學成歸國後,曾任北洋政府憲法起……[詳細] |
315、張顯龍 (1904~1982) 張顯龍(1904―1982),蓮花新圩(今屬蓮花鄉)人。幼年隨父到廣州石井兵工廠做學徒。民國13年畢業於法國人辦的教會學校―聖心書院,隨後考入廣東中山大學攻讀中文、英語。參加過反對帝國主義的“五卅”運動,並在廣州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革命宣傳活動。“四・一二”政變時,黨派他回桂林,因聯係人已犧牲而失去了組織關係。此後他相繼在桂林、南寧、平樂、恭城等中學、師範任教。民國36年暑假,經廣西藝專(桂林)校……[詳細] |
316、黃啟臣 黃啟臣, 1938年1月出生,靈山縣平山鎮大滋村人。1956年靈山中學高中畢業,1961年中山大學曆史係本科畢業。1965年在中山大學曆史係碩士研究生畢業,師從我國著名經濟史學家梁方仲教授。先後任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校教員、中山大學曆史係教授兼明清經濟史研究室主任、法政學院副院長兼社會學係主任。兼任中國經濟史學會、中國明史學會、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曆史文化分會、廣東農史學會、廣東炎黃……[詳細] |
317、盧壁光 (1913~1989) 盧壁光(1913~1989),又名盧蔓茜,福旺鄉楓木水村人。他9歲啟蒙.先後就讀於寨圩、廉州、福旺等學校;1930年隨堂兄盧仁光到廣州求學,考進中山大學附設高中部,三年後升入大學社會學係學習。在校要求進步,閱讀《國際周報》,並積極參加“一二・九”抗日宣傳活動,與親日派進行鬥爭。1935年.他和黃道輝出版會刊《浦潮》,發表《法西斯主義論》的文章。揭露蔣介石施行法西斯手段,妄圖消滅共產黨,鎮壓抗日群眾……[詳細] |
318、譚朗昭 譚朗昭於一九一三年在羅定縣附城譚屋崗出生。 一九三八年夏天,日寇鐵蹄將踐踏華南,其時中山大學首先遷校到羅定,在此期間,他與黃煥秋同誌一同抗宣傳抗日工作,並成立“青年抗敵救國同誌會”、“讀書會”、“晨呼隊”,發動學生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9年12月,由廣州遷來羅定各校的中山大學同學成立“中山大學三羅同學會”,選舉黃煥秋、俞福親、譚朗昭、焦壽卿、陳本昌為同學會的負責人,這五人組成編委會,負責……[詳細] |
319、彭澎 彭澎,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政治學研究員,兼任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委、廣州民營經濟研究會秘書長、廣州政治與行政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理事。1961年7月出生於重慶市。1982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師資班本科,1982-1984年在西南農學院教中共黨史,1984-1985年在西南政法學院辦公室任秘書,1985-1987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係研究生,1988-1990年在西南政法學……[詳細] |
320、吳先清 (1904~1937) 吳先清(1904―1937),女,曾用名-芝、吳仙清,臨海縣城(今臨海市)人。畢業於台屬聯立女師附小,至杭州考入浙江省立蠶業講習所。1919年投身五四運動,被選為蠶校學生代表,率領同學上街--。1920年夏蠶校畢業,進入杭州私立美術學校習畫。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與宣中華結婚。是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在杭州市各界在湖濱召開的紀念會上發表演說,號召女工爭取婦女解放。下半年,至上海工人補習學校……[詳細] |
- [上一頁]
- [第1頁]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最後一頁]
- [下一頁]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