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的報道中,我們就西姆幣的背景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在這篇報道中,我們再來看看西姆幣的玩法,以及其收益模式為何部分網友投訴為“拉人頭”。
⠀
模式揭秘,推薦有獎
據資料介紹,2019年12月31日起,領取算力卡的用戶,即可每天免費自動挖取西姆幣(DSIM),通過西姆幣可以參與奪寶遊戲(抽獎)獲得商品,商品包括家用電器、洗護用品、休閑食品等,當然,西姆幣也可以換錢。
那麽,該項目具體的收益模式該如何解讀呢?先說“卡”,再說“幣”,“卡”分兩種,分別是19元的聯通卡和29元電信卡,這兩種卡除了都具有電話卡的功能外,其分別對應的算力和權益也都略有不同。
這種卡還有個專門的稱呼,叫“數字資產存儲5G權益卡”,用戶激活了這個卡,才有資格在APP上挖礦。
下麵再說“幣”,DSIM總發行量為157,079,632.5枚,由全民挖礦產出,增加算力產出的DSIM沒有分配完成的,將自動銷毀,每天DSIM總產出量為當前礦池餘額的0.001%。
下載APP後的用戶在領取算力卡成功後,每天自動產出31.41枚DSIM,這個就屬於傳統意義上的靜態收益,DSIM現在的價格是0.6元,起初曾在0.6元到1元浮動;動態收益則屬於推薦獎提成模式,即分享直推可以增加50%,第二代到無限代增加10%,也就是說,自己每天挖幣31.41枚,直推1個人挖幣31.41+15.7=47.11枚/天,直推10個人挖幣31.41+157=188.41枚/天。
進入西姆幣APP後,擺在參與者們麵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獲得更多DSIM,據了解,方法有三種:玩法1,A用戶邀請B用戶加入,B用戶再推薦C用戶加入,那麽,A用戶就可以獲得B用戶產出50%的DSIM,同時獲得間推的C用戶產出10%的DSIM,這個在上文中也提到過;玩法2,鑰匙奪寶,使用DSIM參與鑰匙奪寶,有機會奪得“空投⠀DSIM”、“空投禮品”、“程獎”,如果參與遊戲沒有得到以上獎項,也可以獲得2倍DSIM靜態收益;玩法3,對決遊戲參與“紅黑戰”、“算力戰爭”等對決遊戲,獲勝可贏得別人的DSIM。
時至今日,部分規則已經在悄無聲息間發生了改變,比如推廣福利算法,據某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在動態收益方麵,無限代的收益已不複存在,雖然直推獎還是百分之五十,但無限代的收入已經變成了五十代以內,與此同時,10%的提成縮小了100倍,變成了0.1%;在靜態收益方麵,原來是每天自動產出31.41枚DSIM,但隻持續了十多天,後來隨著參與人數的驟減,每天自動產出的DSIM也遭到了斷崖式的下滑,到了四月下旬每天僅有一枚以上、兩枚以下的DSIM可拿了,這位知情人士還估計稱,“這麽下去,遲早會沒幣可發”。
⠀
節點劃分,現金補貼
綜上所述,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講完了,下麵,我們再來看看西姆幣在團隊招募方麵又有何作為。據悉,西姆幣官方推廣團隊還將參與者分為四個級別,這四個等級也叫四個節點,運營商每個月中旬將給出節點名單,用戶可在“社群節點”菜單中查詢。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個節點所對應的門檻和獎勵都有所不同,超級王者共有314名,區塊傳奇共有3141名,算力英雄共有31415名,瘋狂魔獸共有314159名。
至於門檻,瘋狂魔獸需要分享節點礦工5人,區塊節點礦工50人;算力英雄需要分享節點礦工20人,區塊節點礦工500人;區塊傳奇需要分享節點礦工80人,區塊節點礦工5000人;超級王者需要分享節點礦工200人,區塊節點礦工10000人。由此可見,此項目“拉人頭”之本質不言自明。節點礦工就是直推,區塊節點礦工就是團隊。
不同節點,所對應拿到的節點補貼級差不同:
一:⠀瘋狂魔獸300TTM(節點辦公補貼TTM,也叫西姆紅包,100個TTM等於現金1元,可直接提現至微信,支付寶)
出現平級獎100TTM,加權分紅
二:⠀算力英雄400TTM
獲得瘋狂魔獸級100TTM
出現平級100TTM,加權分紅
三:⠀區塊傳奇500TTM
獲得算力英雄100TTM
獲得瘋狂魔獸200TTM級差
出現平級100TTM,加權分紅
四:⠀超級王者600TTM,
獲得區塊傳奇100TTM
獲得算力英雄200TTM
獲得瘋狂魔獸300TTM級差
出現平級100TTM,加權分紅
另外,據推廣人員透露,達到節點標準成為超級王者時,如果出現上級低於自己級別的情況,將再單獨獲得100TTM補貼。
⠀
行業現狀,保持謹慎
2017年,人民銀行會同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虛擬貨幣交易和ICO行為是非法金融活動,並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為逃避監管打擊,一些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注冊或將服務器設置在境外,繼續從事相關活動。這些平台常以各種噱頭吸引消費者眼球,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的移動端挖礦應用問世了,這些應用平台在宣傳的時候也是老一套,保證不搞資金盤,不跑路,官方收幣,永久穩定……
得益於隱蔽性強的特點,相較於礦機挖礦,更具簡單、方便之特色的手機挖礦模式一度在ICO禁令後風靡國內。最近這兩年,手機挖礦作為區塊鏈大熱趨勢下的產物之一,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但實際上,有業內人士指出,手機在理論上確實能挖礦,但也隻能提供低算力代幣挖礦,因為手機的算力是遠遠無法和專業礦機比擬的,單台ASIC礦機的算力可能是上億台手機算力的總和,更別提動輒上萬台、幾十萬台礦機組成的礦場了。換言之,大部分情況下的手機“挖礦”,實際上是以人力“做任務”的方式完成的,手機挖礦軟件基本上是在自娛自樂罷了,但這樣純靠概念包裝的鬧劇,也是不少心懷一夜暴富夢想的投機者所最為熱衷的。
更不用說,很多手機挖礦APP本身就是病毒應用,危險性頗高,根據360發布的《2017年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這幾年間,安卓挖礦木馬大概有1200多個。
因而,早在兩年前,蘋果公司就為此專門更新了其開發者行為準則,明確禁止使用iOS設備“挖掘”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新規定將限製耗費電池電量、產生過多熱量或對設備資源造成不必要壓力的應用,而這些限製均出現在挖掘數字加密貨幣的過程中。
不久前的2020年4月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再次意有所指地發布了《關於參與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投機炒作的風險提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鄭重提醒:任何機構和個人都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監管規定,不參與虛擬貨幣交易活動及相關投機行為。會員機構還應恪守行業自律要求,主動抵製非法金融活動,不為其提供便利。廣大消費者應主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要盲目跟風參與相關投機行為,如發現有任何機構涉及此類非法金融活動,及時向有關監管部門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舉報,對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
後記
眼下,在騰訊靈鯤金融風險監管平台上,“西姆幣DSIM”這個關鍵詞已被標記了963次,雖然標記類型是“暫未發現定性的相關報道”,但其主要標簽有“宣稱高收益”、“山寨虛擬幣區塊鏈”的字樣。
這些年,挖礦逐漸成為一種所謂的致富潮流,但很多人往往是隻見到了賊吃肉,沒見過賊挨打,投資虛擬幣血本無歸乃至家破人亡的大有人在。由於代幣發行融資與交易存在虛假資產、經營失敗、投資炒作等多重風險,投資者往往需要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於是乎,很多想不勞而獲的投機者,希望能通過手機挖礦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但實際上他們所收獲的結局往往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至於以“讓數字資產存儲更安全,讓通信增值業務更廣泛”為使命的西姆幣,在今後會如何發展?西姆幣之後,陳洪勇又會搞出什麽名堂?對此,頭條資訊平台將繼續保持關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