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由證券時報主辦、長江證券協辦的“大變革時代的投資力量——2022中國基金業峰會”暨“金長江”私募基金發展高峰論壇,以及第七屆中國“金長江”私募基金評選頒獎典禮,在深圳舉行。
在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和資管新規加快落實的背景下,私募基金行業迎來了發展新機遇,進入了發展新階段,成長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私募基金行業規模逼近20萬億元,登記在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達2.4萬餘家。其中證券類私募9096家,存續管理規模達到5.79萬億元。
接下來,如何解碼撲朔迷離的全球宏觀趨勢?怎樣進行資產配置?市場的機遇和調整有哪些?如何把握私募基金的初心和使命?此次論壇就以上問題展開討論。
作為主辦方,證券時報社常務副總編輯周一在致辭中表示,私募基金行業持續規範提質,高質量發展勢頭正在加速形成。
首先,行業生態向好,集中度顯著提升。在監管部門“扶優汰劣”的政策引導下,百億證券類私募數量已突破百家,頭部私募持續做大做強,在業內起到了表率引領作用。
其次,頂尖人才匯聚,投研實力增強。經過多年發展,私募基金行業成為中國資管業重要人才高地。去年以來,又一批自帶流量的公募基金高手“奔私”,充實了行業投研領軍力量。量化私募蓬勃發展,也吸引沉澱了一批頂尖人才。
再者,回歸信義初心,公司治理加強。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私募從業人員堅持勤勉盡責,以投資者利益為先,自覺抵製不良風氣的侵蝕誘惑。越來越多的機構持續推動公司治理水平升級,固本強基,著眼長遠可持續發展。
周一談到,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主流媒體,證券時報積極響應監管、機構、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需求,持續推動私募基金行業發展。今年年初,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係統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穩步推進私募基金風險分類整治,加強分工協作,消除監管真空。業界對於私募分類監管呼聲日益高漲,“金長江私募基金”作為行業標杆性評選活動,也將積極作為,不斷完善評選標準和評選機製,為私募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
長江證券金才玖:
長江證券董事長金才玖在致辭時表示,證券公司是連接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重要橋梁,也是推動居民儲蓄向投資轉換、促進產業創新升級,實現居民財富保值增值的排頭兵。
隨著資本市場參與者加速機構化,包括長江證券在內的證券公司始終圍繞全價值鏈,為機構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第一批成立的證券公司,長江證券曆經風雨考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以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以服務客戶財富增長和服務產業價值增長為出發點,全麵升級服務模式,打造長江特色。對於私募機構,我們更將一以貫之地整合包括投研、銷售、專業交易、托管與運營外包、衍生品服務、金融科技等各種資源,全方位賦能私募機構。
金才玖表示,我們深知私募行業的未來發展與各位合作夥伴休戚相關,也深知我們擔負重大的曆史使命。長江證券與證券時報將繼續積極構建和合相生的共融平台,我們也將與更多的合作夥伴、行業參與者一起,以共建、共創、共享的方式,凝聚行業共識、引領行業發展,結成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共同體,久久為功,攜手開創私募行業更加美好的未來。
凱豐投資吳星:
凱豐投資董事長吳星發表主題演講時稱,全球央行政策轉向對需求的抑製,以及疫情和俄烏局勢對供應鏈的持續衝擊,導致全球經濟衰退概率開始上升。
吳星分析了歐美通脹的核心影響因素。在疫情發生後,美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一同發力,導致美國居民在疫情期間的消費能力得到有力提升。與此同時,包括港口吞吐、航運、貨運等構成的全球供應鏈因疫情帶來的種種因素持續承壓,導致供需出現嚴重錯配,最終帶來通脹。
相對於美國,歐洲本輪通脹的主要驅動力不是供需錯配帶來的核心通脹飆升,而是“非核心”部分的能源和食品價格所驅動。美國與歐元區的薪水增速對比也可以看出,美國經濟更早開始麵臨需求過熱所帶來的通脹,也更早開始麵臨薪水-價格螺旋作用的風險。而歐元區的薪水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前都沒有明顯上行,更多能源的驅動也導致歐洲央行在政策轉向上落後於美聯儲;不過隨著通脹開始從能源蔓延到更為廣泛領域,以及通脹預期和薪水增速的上升,歐洲央行也不得不選擇政策轉鷹。
當前,金融條件的大幅縮緊或已傳導至實體經濟,衰退的超預期導致歐美消費者信心大幅走低。即使在疫情期間積累了部分儲蓄,但在個人實際收入為負,以及身處滯漲-衰退的經濟環境中,歐美消費者信心仍在大幅下行,甚至創下近幾十年曆史新低。家庭的悲觀預期,疊加實體經濟的走弱,或將提高衰退的自我實現概率。
高毅資產鄧曉峰:
高毅資產合夥人、首席投資官鄧曉峰在名為《資本市場與產業創新》的主題演講中表示,資本市場是現代經濟活動所創造的最有力的機製。資本市場讓全社會更有效地實現信息交互、形成共識、分擔風險、配置資源,助力創新和產業升級。
鄧曉峰指出,在創新的過程中,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但正因為資本市場可以分散風險,通過全社會分擔創新成本,鼓勵創新與試錯,讓產業能夠更容易往前走。作為一個有十多億人口的大國,我們可以容忍個別公司發展過程中的失敗,但是我們不能錯失產業發展和產業升級。從這個維度來看,資本市場是可以很好地服務我們的實體經濟,服務我們的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
以過去十多年來資本市場和光伏行業的互動為例,有遠見有夢想的企業家積極投身這個行業,推動了產業的進步和迭代。另一方麵,資本市場在對行業進行廣泛的觀察、對比和分析之後,也形成了共識,看好行業的發展。
在這個公開市場上,充分的信息交互,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觀察企業、觀察產業,對比每一個環節。當企業在公開的市場上,被監管部門、研究員、投資者所審視的時候,當他被競爭對手分析的時候,瓶頸或關鍵環節會凸顯,企業的差異與優劣會更快顯現,技術的方向判斷和經營策略會更快得到反饋,資源能快速地配置到特定行業以及優秀的企業上。
鄧曉峰表示,在創新的過程中,資本市場通過大範圍的試錯,快速收斂的方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並通過風險的分散和分擔,讓社會以更小的代價付出創新的成本,實現產業的進步和升級。
圓桌論壇一:全球新格局下股市投資策略
2022年已邁入第三季度,海內外因素持續擾動資本市場,A股在波動中前行,私募機構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化?進化論資產創始人王一平、望正資產董事長王鵬輝、康曼德資本董事長丁楹、遠望角執行合夥人曾實對上述話題進行深入探討,長江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包承超擔任本場圓桌論壇的主持。
談及如何結合好“主動管理”和“量化投資”的話題,進化論資產創始人王一平分享其思考,稱公司用量化技術做很多高階數據挖掘,幫助研究部提升研究效率,研究員把數據進一步提煉和理解,可以把目標公司及其所在的行業研究得非常透徹。
望正資產董事長王鵬輝看好兩大產業,分別是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他談到,現在正是投資製造業的好機會,一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麵,中國企業在引領世界;二是中國企業能解決行業中的關鍵問題。
康曼德資本董事長丁楹表示,公司總結一套KMD-SAB的股票評估體係,SAB是企業基本麵的維度,KMD是交易層麵的策略維度。基本麵維度的SAB分別代表好賽道的龍頭公司、好賽道的一般公司、以及一般賽道的龍頭公司。當下股票市場波動很大,不確定性增加,策略性的應就非常重要,投資策略維度的KMD分別代表買入、持有、和賣出。有這樣一個評估體係,可以幫助公司把“小而美”和“大而優”企業放在一個框架內進行評定。
在分享投資中確定性的觀點時,遠望角執行合夥人曾實認為,大家對股票長期價值進行判斷時會融入很多主觀考量,所以對確定性的追求,也是對不確定的尊重。
圓桌論壇二:私募機構的初心和進化
當前,私募基金行業規模逼近20萬億元。在快速成長的同時,如何把握私募機構的初心和使命?下半年投資機會在哪裏?聚鳴投資董事長劉曉龍、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誌、源樂晟資產合夥人楊建海、遠信投資聯席首席投資官周偉鋒對這個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明晟東誠創始人徐剛擔任本場圓桌論壇的主持。
劉曉龍認為,從美國的長期實踐看,公募和私募的最終收益差不多,但是私募機構提供了更低的波動率。未來私募保持自己風格特色主要的方式,一是對規模保持克製,二是團隊要更加精幹,三是增加各種有效的交易工具和手段。四是增加海外的資產配置,對衝風險。對於接下來的投資機會,劉曉龍認為,新能源汽車對中國製造業和很多品牌的拉動才剛剛開始。而地產相關領域比如家電、家居,有一部分公司相當優秀。
吳偉誌表示,市場最終會獎勵堅持長期主義的私募從業者,而規模並不是決定一家私募機構收入的唯一變量,更重要的變量是要給投資者帶來好的回報。他對於經濟成長保持樂觀,看好市場的結構性機會,特別是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成長賽道,預計這些行業將在全球市場上切到更大蛋糕。
楊建海認為,應該把自己的能力走在規模的前麵,而不是規模走在能力的前麵,不斷提升投研團隊的作戰能力,盡量對A股有一個比較均衡的行業覆蓋,有相對擅長的科目,但是短板也不能太短。
周偉鋒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是波動特別大的市場,所以要求機構投資者用更專業的方法減少波動。對於接下來的市場機會,周偉鋒認為,非常看好中國製造業重構升級帶來的市場機遇。“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行業的核心公司的估值,並沒有出現明顯的透支。在總的資金量沒有流入的情況下,最大的問題是比別的行業沒有那麽有吸引力,這是行業和公司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但未來這些領域仍然有很多機會。”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